了解孩子九大氣質,職能治療師教你適性教養
為什麼看別的孩子活潑外向,而我的孩子卻是很怕生? 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安安靜靜的看書,我的孩子卻總愛蹦蹦跳跳、喜歡動來動去。這是因為還是過動嗎?還是有什麼狀況?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特性,是個體對內在或外在刺激反應的行為模式。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各種因素都可能影響他們的表現。除了我們熟知的生理因素、智力、學習動機外,氣質也是影響學習重要的因素。以下我們一一探討氣質的九大面向,從活動量到堅持度,並在箭頭後方提供針對這些特質有效的協助。
目錄
我的孩子活動量大? 是不是影響學習能力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活潑好動不等於無法學習,要學會管理好活動量。
擁有高活動量的孩子並非刻意不安分或不願學習,但這可能導致他們在課堂中聽而不聽進、無法完整完成任務。
→我們可以允許他做無傷大雅、不破壞秩序的小動作,如:聳肩、抓耳朵、移動屁股、動動腳。
→每10-15分鐘提供他小活動或小任務,如:到黑板前寫字、收拾作業本。可以幫助他們維持注意力。
孩子生活都沒有規律,擔心國小的上學問題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規律性培養:與社會適應緊密相關,可以從小部分開始練習。
規律性在學習中與社會適應息息相關。在學齡前,幼稚園老師大多能允許孩子隨時想去廁所,但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需求逐漸減少。有規律性有助於維持師生和同儕關係的和諧。
→我們可以協助他建立規律的上廁所習慣,例如:固定每節下課都去小便,在洗澡前大便。
孩子很不願意嘗試新的挑戰,趨避性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提前預告,並且親師合作創造安全的環境讓孩子練習。
孩子面對新的科任老師或課程時,要一段時間適應人之後,才能把心力拿來學習課業,更可能被老師評價成「對功課不感興趣、學習能力差」。
→我們可以提升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合作程度,提前介紹新老師,讓孩子在課前有機會熟悉,有助於適應新環境。
→親師密切配合,給予反覆練習,課前預習及課後複習。
孩子適應度低,常常與與老師進度不同步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親師合作創造學習環境,並跟著孩子反覆練習。
當孩子適應度低時,可能難以跟上老師的進度,進而影響學習效果。
→建議親師密切合作,提供反覆練習的機會,包括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
孩子常常表現表裡不一
聽聽職能治療怎麼說:
注意孩子內心情緒與外在的反應,掌握微妙平衡。
有些孩子可能在情緒表現上表現出強烈的反應,而這未必與內心真實感受相符。例如:一點點的喜歡就誇張的撒嬌,或是一點點討厭就說我討厭你一輩子。
→我們不能忽視細微的訊息,並給予適度的注意和正面的增強,以促進情緒表達的健康發展。例如:「你皺著眉頭站在那裡,爸爸不知道你要什麼,請你講出來好嗎?」他可能會小聲地說:「我不想逛百貨公司,我想回家」「謝謝你說出來,但聲音太小了,我聽不清楚,請你說大聲一點好嗎?」當他真的大聲說,給予增強。
孩子的情緒表現不一致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觀察孩子非語言情緒表現,讓協助孩子表達情緒感受。
孩子的情緒表現多樣,有時臭臉背後仍是正面感受。
→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非語言動作,抓住時機引導他們以語言表達正面情感,並在學校和家庭中進行訓練,以建立良好的情緒表達習慣。
孩子總是會被外界影響,不專心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注意力分散度也是先天氣質之一,後天的教養也對影響注意力有大的影響,以下分享培養注意力的方法。
注意力分散可能是學習中最重要的氣質因素之一。教室外面有人經過、卡車經過的聲音、一陣風吹來的觸覺,就轉移了目標。如果加上活動量大,前面女同學頭髮飄起來他注意到伸手去拉,除了不專心外,還多加上搗蛋的罪名。
→我們可以提供在學校和家中的合理方式發洩多餘精力,以及在課堂上注意力提醒,都是協助孩子克服這一挑戰的方法。更多妙招可以看另一篇文章。(給超連結到文章:活動量大、注意力分散? 轉化為學習優勢的方法!)
反應閾:敏感度決定學習表現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了解敏感度,給孩子適性教養。
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我們不得不面對不同的反應閾。這包括聽覺、嗅覺、視覺、味覺和社會感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種不同的反應閾,以及如何善用它們。
- 反應閾低:敏感度之光
有些孩子的反應閾相對較低,他們對於老師的表情和語氣非常敏感。這使得他們在上課時能夠迅速捕捉到老師的提示,例如「這裡是重點呀」。這種敏感度不僅使他們更容易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還有助於在考試中更準確地預測老師可能的出題方向,為他們的學業表現增色不少。 - 反應閾高:啟動學習引擎
這些孩子表面上給人一種「太遲鈍了」的感覺,總是要大量的刺激才能有反應。
→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發出的刺激,提高音量、多說幾次或直接提醒,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理解和注意到我們想要強調的事情。
參考資料:
- 感覺統合遊戲,在家輕鬆玩。黃謙瑄,張文瀚,許翠端,廖笙光著。
- 感覺統合:理論與實務(第三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IE) 3e)
堅持度:完成任務的關鍵
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堅持度高也完全是優點,有時候會顯得固執不知變通。給孩子多元的刺激,讓孩子學會其中的認知彈性。
堅持度在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影響著孩子是否能夠堅持完成一項任務。了解孩子的堅持度有助於為他們提供更有效的學習支援。
- 堅持度高:創造學習成就的助力
對於堅持度高的孩子,他們追求完美,總是努力將任務完成。但有時在任務之間的切換上,會出現挑戰。
→我們可以提前10分鐘提醒他,讓他及時完成當前的任務,也有助於平穩過渡到下一個學習階段。 - 堅持度低:引導學習的藝術
對於堅持度較低的孩子,總是會半途而廢。
→我們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克服困難。將困難的任務分解成小段,預估進度,並告訴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摸索。每一小步的成功都需要給予充分的鼓勵,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完成任務的美好感覺。
每個小孩都擁有獨特的氣質,了解並尊重這些差異,是啟發他們學習潛能的關鍵。以上做法將有助於孩子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同時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促進他們在學業上的全面發展。
參考資料:
- 因材施教 : 氣質與兒童發展。徐澄清口述,徐梅屏撰文 。
- 這樣因材施教,就對了!認識9大氣質,揭開孩子的天賦密碼。張黛眉著。
〈撰文者:竹北適康復健科診所 張若柔 職能治療師〉
竹北適康復健科診所
03-6672-868
新竹縣竹北市勝利五路177號
聯絡我們
為了讓您享有更好的醫療品質,歡迎留下資料,我們將由專人盡速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