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接受徒手治療
目錄
許多人常會詢問徒手治療是甚麼?甚麼情況下需要接受徒手治療呢?
徒手治療是物理治療師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治療師的雙手,經由肌肉、關節的按壓與鬆動,來改善緊繃、卡住的部位。但一般在醫院或診所當中,徒手治療被泛稱一對一的自費物理治療,在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先瞭解每位個案的病史、生活習慣等等資訊。接著再透過系統性的理學檢查,包含姿勢評估、動作分析、肌力測試、關節活動度測試、神經張力測試等等專業評估,找出是否有部位過於緊繃,或是肌肉無力等等,造成日常活動或運動的時候姿勢與動作不正確,進而造成身體組織的受傷或疼痛的問題。
找出背後的原因後,接著再針對緊繃、卡住的部位做徒手的肌肉放鬆或關節鬆動,以及針對無力的肌群做運動訓練。透過這些非侵入式的治療來讓身體的部位慢慢調整回平衡的狀態,以矯正日常生活或運動的姿勢來改善疼痛。
因此平常聽到醫師或治療師建議可以做的徒手治療,其內容包含了一開始的問診、評估、徒手放鬆、運動訓練與後續的衛教這些內容,因此若要完整接受治療的話,通常建議的時間為一小時。
甚麼情況下需要徒手治療?
在瞭解完徒手治療之後,相信還是有許多人會納悶,甚麼情況下需要徒手治療?一般健保的電療、熱敷或拉腰不行嗎?健保所提供的這類儀器的治療,主要目的是透過儀器的輔助,幫助受傷的部位的修復,或是給予短暫止痛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的問題是急性的傷害,像是突然拐到腳、肌肉拉傷等等的問題,是可以先做這類儀器的治療就好。
但許多民眾是也沒有特別做甚麼事情,就正常的生活或運動,有一天起床,或簡單的一個動作就開始疼痛。而且這樣的疼痛往往即便過了1-2周也沒有明顯好轉,或是雖然過幾天會自己好,但症狀會一直反反覆覆的發生,影響到日常生活。針對這些看似”沒有特別做甚麼”就突然有疼痛的人,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去評估身體的姿勢與動作後會發現,往往他們身上會有一些關節或肌肉是異常的緊繃,或是肌肉相對是無力的。這樣的肌肉失衡本身並不會讓我們有很明顯地感覺,卻會造成在日常生活當中身體會漸漸的失衡。
解決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
緊繃的關節、無力的肌肉平時不工作,勢必就會需要另一個關節或肌肉出更多力來代償,久而久之代償的部位就會過度使用、勞損最後造成疼痛,而這種狀態是淺移默化的。像這樣的關節受限、肌肉失衡就比較沒辦法透過休息或是儀器治療的方式讓它復原,必須要靠我們主動做一些運動才能改善,也才能真的治本。
用一個更簡單的例子來舉例:假設今天我們的腳不小心被掉落的石頭砸到,壓在上面,雖然儀器的治療可以幫助我們短暫止痛或是促進傷口的修復。但如果我們不把壓著的石頭移開,受傷的地方其實還是不會好,而前面提到的這些緊繃、失衡的問題就像石頭一樣,不去改變它的話,過一陣子疼痛就會再次復發,變成症狀老是反覆發生。因此,如果你的症狀常常反覆發生,或是過了一兩個月都沒有明顯改善的話,那會建議可以嘗試接受徒手治療,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的評估幫你找出問題的癥結點,解決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
〈撰文者:動知物理治療所 吳宗翰 物理治療師〉
動知物理治療所
02-2545-0968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20巷22號
延伸閱讀|釐清肩頸痠痛原因,醫師教你三招紓緩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