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緬邊境義診記|從尼泊爾轉向小桂河:超音波教學 × 口腔衛教 × 物理治療
目錄
計畫轉彎,旅程展開
這趟旅程原本的規劃,是前往尼泊爾參加義診與衛教活動。出發前滿懷期待,然而,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尼泊爾因突如其來的暴動,使得當地局勢動盪不安,原訂的行程被迫取消。
原本的失落與不確定感湧上心頭,但團隊最終決定臨時轉往泰緬邊境的小桂河醫院與 Saha Christian Suksa School,展開一段嶄新且充滿未知的義診與衛教旅程。誰也沒想到,這樣的轉折,竟帶來了比預期更深刻的體驗與收穫。
超音波 × 口腔 × 物理治療:在地衛教一次到位
鄭惟仁醫師在小桂河醫院進行 POCUS 超音波及超音導引注射教學(圖一~圖二),中華牙醫服務團的牙醫師走進當地的學校,進行刷牙衛教及口腔檢查(圖三~圖四),曾威榕物理治療師則是進行物理治療疼痛緩解的相關衛教與疼痛處理(圖五~圖八)。
(圖一:鄭惟仁醫師為小桂河醫院醫師進行 POCUS 超音波及超音導引注射教學)
(圖二:竹北適康團隊與小桂河醫院團隊合影)
(圖三:中華牙醫服務團牙醫師為學童口腔檢查)
(圖四:中華牙醫服務團牙醫師為當地學童進行刷牙衛教)

(圖五、圖六:曾威榕物理治療師為當地學童進行疼痛緩解衛教)

(圖七、圖八:曾威榕物理治療師義診、為當地民眾做徒手治療)
孩子們雖然生活環境簡單,卻擁有最純真的笑容與專注的眼神。我們帶領他們學習正確的刷牙方式,學習坐姿、簡單的伸展運動,甚至透過遊戲與團體活動讓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語言雖不同,但笑容與肢體語言卻成了最好的橋樑。看著孩子們認真模仿,並在活動結束後依依不捨地揮手道別,我體會到教育的力量是跨越文化與國界的。衛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份我們能留在這裡的,對未來健康生活的種子,希望有一天能在這片土地上長成一片綠蔭。
把幫助留在當地:能力移轉與在地連結
而這趟旅程最特別的插曲,莫過於遇見了「天使般的翁爸與翁媽(翁瑞亨與蔡淑壬宣教士)」。他們就像命中註定的守護者,不僅在生活起居上給予我們滿滿的照顧,更以無比的熱情與善意,帶領我們體驗當地最真實的文化與景色。從安排交通、分享故事,到帶我們走訪鮮為人知的秘境,翁爸與翁媽像家人般的陪伴,讓我們在異地完全不覺孤單。他們的存在,讓這趟旅程從單純的義診,轉化為一場結合文化交流與心靈滋養的旅程。

(圖九、圖十:Saha Christian Suksa School 學童與自己的口腔衛教勞作作品合影)
回顧這段意外之旅,我逐漸理解義診的真正意義。義診並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一種雙向的交流與學習。我們先了解他們需要什麼後,再帶著專業與熱情前來,協助改善當地人的健康與生活;而當地人則以真摯的笑容、單純的生活態度與無私的分享,給予我們回應。每一個互動、每一次治療、每一個擁抱,都是心靈深處最真實的觸動。
初心不變:把價值留給需要的地方
若當初我們順利前往尼泊爾,或許也能完成一場意義非凡的義診。但命運的安排卻讓我們走進小桂河,認識這片土地與這些人們。正是這份「意外」,讓旅程更顯珍貴。它教會我,計畫再完整,也比不上生命中不期而遇的驚喜。只要心中仍懷抱服務的初衷,就算換了一個地方,依舊能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
(圖十一:義診團隊與當地學校團隊及 Saha Christian Suksa School 學童合影)
這段旅程,對我而言,不僅是一趟醫療與教育的服務之行,更是一趟心靈成長與生命反思的旅程。它提醒我,在專業之外,更要學會用心傾聽、用眼睛欣賞、用雙手擁抱。因為真正的義診,不只是治癒身體,更是彼此成全、彼此感動。這份珍貴的經歷,將永遠留存在我的生命故事中,成為繼續前行的力量。
本文由竹北適康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曾威榕 撰文提供
📩 有任何問題嗎?
歡迎加入【樂智康復健醫療集團 LINE@】,由專人為您提供協助與諮詢服務。
🔍 LINE ID:@wellnesslife
📲 https://lin.ee/VYwo1OT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學經歷:
自體血小板增生療法是抽取病人自身的血液,經過專業離心技術淬取生長因子,注射至患部進行治療,由於生長因子具有組識修護與軟骨增生等功能,被認為是目前最新再生醫學療法
臨床研究顯示重量訓練是預防骨鬆肌少的運動指引,而壺鈴是俄羅斯研究強化整體體能的絕佳工具,在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安全動作及漸進負重下,透過壺鈴擺盪,來避免骨質流失,預防肌少症,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增生治療是一種肌腱韌帶關節損傷之療法,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溶液(非類固醇、亦非葡萄糖胺),分數次注射在受傷或退化、自我修復不佳仍會痠痛的肌腱韌帶上。目的是促使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誘發增生反應,再次啟動修補機制,促進組織復原,強化軟組織的強度、減少疼痛。
透過超音波影像導引將玻尿酸精準注射至肩關節腔,將關節囊撐開並且潤滑,能有效緩解沾粘性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
透過專業的評估與觀察,察覺出正常與異常的嬰幼兒動作表現、分辨是否落後同齡兒童的發展里程,尤其是骨骼肌肉發展、粗大動作表現以及適齡的姿勢控制能力,且分析嬰幼兒發展遲緩的可能原因並予以治療。
職能治療在早期療育的角色可分為兩個部分。對於孩子而言,職能治療依照兒童個別的發展狀況,透過「遊戲」作為媒介,提供有目的性與有意義的活動,以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感覺知覺發展、心理社會發展與認知發展,使孩子能在進入小學生活前能具備相關的能力與技巧。對於家庭而言,職能治療會聚焦於提供支持與衛教,透過與家庭成員共同訂定目標,使成員能在早療過程中獲得參與感,並能得到充分的技巧與資源陪伴孩子成長,增進親子間關係,使孩子能在充滿支持與鼓勵的環境中,參與在家庭與社區之中,同時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
語言治療以個別或團體的方式進行,藉由遊戲或經過設計的活動讓兒童主動參與,從中促進兒童口腔功能,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之發展和正確溝通行為之發展,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溝通以減少問題行為之產生,常見兒童問題包括語言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口吃
臨床心理師除了可提供相關親職教育知識和應用方法供家長參考,並給予情緒支持,以疏解父母教養壓力。此外臨床心理師以會談遊戲治療、行為改變技術等方式瞭解孩子心理或行為問題,並協助孩子抒發內在情緒,發展適當表達或問題解決技巧。
肩頸痠痛是現代人常出現的問題,造成原因除了常見的姿勢不良、肌肉緊繃等等,大部分的人都會忽略頸部神經及關節的問題,若沒有對症下藥,一昧的按摩是沒有效的。在課程中,治療師會根據肌肉的走向,教大家如何正確的伸展肩頸的肌肉,及如何放鬆肩頸的神經和關節喔
音樂治療師有計畫性的使用音樂,透過歌唱、聆聽、即興、玩樂器、創作等多元的管道,提昇幼兒主動探索的意願。讓幼兒在與治療師的音樂互動經驗中,引導幼兒作出期待性改變與成長,像是認知,行為,情感表達,語言,大小動作,心理的發展目標,以達到在社會上更好地適應。
藝術治療師透過藝術創作,能幫助幼兒小肌肉控制、手眼協調、感覺與認知的整合,更進一步協助孩子將內心世界視覺化,增加其自信與表達力,抒發心中情緒以及建立正向人際互動,支持兒童的心理穩定度與發展







